新2会员手机版本科生第二党支部顺利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石刻传拓技艺进校园系列活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引导广大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新时代的中国梦,新2会员手机版本科生第二党支部按照“一支部一品牌”支部建设计划,于5月22日—25日在相思湖校区掇英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石刻传拓技艺进校园系列活动。本次系列活动分为“拓诸青山 传之永久——桂林摩岩石刻传拓技艺展览”、石刻传拓技艺讲座、石刻拓印技艺体验等三个活动。
秦记洪书记到场指导
刘奕伶副书记到场指导
5月22日-25日在相思湖校区掇英馆展出的“拓诸青山 传之永久——桂林摩岩石刻传拓技艺展览”,展示了传拓技艺的产生和发展、桂林摩崖石刻传拓技艺、桂林摩崖石刻传拓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及石刻拓片作品,让观众感受桂林石刻文化的丰富与源远流长。
非遗传承人韦可祥老师讲解操作技巧
鲍刚老师介绍传拓相关的知识
5月22日晚的活动分为讲座和拓印体验环节。新2会员手机版党委副书记刘奕伶、支部书记 、40余名学生党员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在“石刻传拓技艺讲座”活动中,桂海碑林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鲍刚从传拓技艺的产生和发展、传拓的材料,工具和程序、传拓技法与拓本风格三个方面向师生们讲授了传拓相关的知识。鲍刚老师谈到传拓是将古老的碑碣石刻、青铜器、陶器、古钱币等文物上的文字图案,用宣纸和墨汁拓印下来,保真传神,不失原作风采的一种特殊工艺,是石刻历史信息保存的重要手段,不仅为后世保留了无数珍贵的文物、文献和书法艺术资料,而且至今还在文物、考古和古籍保护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晚的“石刻拓印技艺体验”活动中,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石刻传拓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韦可祥向现场师生简要介绍了传拓技艺的操作技巧和方法要领。他从清洗碑面,刷粘合剂,上纸,砸纸,上墨,揭纸以及修复的一套完整的传拓工序娓娓道来,配合实际的操作,引起了老师同学们极大的兴趣,现场气氛热情高涨。到了亲身体验碑拓的环节,老师同学们自发分成小组,在韦可祥和鲍刚两位老师指点下,师生们直观地体验到了传拓的技艺魅力,激发了大家对中国石刻文化更多的兴趣。
体验环节气氛热情高涨
本次活动为本科生二支部“党建+弘扬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是深化拓展党建工作内涵,持续打造“一支部一品牌”支部特色党建品牌的有力探索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传拓技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是我国历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本次系列活动让同学们对传拓和版画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普及和传承发展,激发大学生热爱非遗文化的热情,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得到了桂海碑林博物馆的大力支持。桂海碑林博物馆坐落于桂林市七星公园公园内月牙山西南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致力于桂林石刻的保护、研究、陈列和宣传工作,利用文物的特性,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并取得突出成绩。
撰稿:付星倩、徐辉强
图片:黄雅芳、高颍
审核:秦记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