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党建】展学脉传承 扬学术新风——新2会员手机版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学风故事美术作品线上展
前言
学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风既是学习氛围的凝聚,也是群体行为的体现,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转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成为学子求知征途上的明灯与成长道路上的指引。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不仅是学生当前的首要任务,更是未来步入社会、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基石。因此,我院学子应秉持“学为先”的理念,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与态度。
学风建设非朝夕之功,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推动学风向好发展。“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风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参与其中,进一步巩固成果,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学术的天空中翱翔。
新2会员手机版特此举办以“展学脉传承 扬学术新风”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展。本次展览旨在通过艺术作品,激励美院学子结合学科专业、个人经历及观察思考,以当代学子的视角和力量,发扬优良学风的精神,从而在全院范围内培育优良学风,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此次展览是新2会员手机版传承与弘扬优良学风的生动实践,它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明确学习目标,营造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学习环境,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平台。未来,让我们携手并进,以优良学风为引领,不断追求卓越、勇攀艺术高峰,共同谱写新时代的美术华章。
王守仁(王阳明)
《王守仁》 作者:装帧插图(22)3符梦玲 黄泰群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官至兵部尚书的王阳明因为得罪了用事太监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当龙场驿栈驿丞,路途中还被追杀,在当时,龙场还是未开化的地区,条件相当艰苦。倘若他意志不坚定就此沉沦下去,他就会命丧龙场了,但是他没有气馁,而是思考圣人遭遇此境会怎样做,由此在反复思索中悟道,创立“心学”。并且创办龙冈书院,根据风俗教导开化当地人,受到民众的爱戴。
王阳明一生致力于知行合一的实践,他的学风坚韧不拔,勇于探索,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追求真理与智慧。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他内修心性,外炼品行,将学术探索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在挫折中磨砺自我,提升才干。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风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积累,更是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反思与调整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这种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学风。王阳明的一生,是对优良学风的最好诠释。他激励着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在挫折中汲取力量,在困境中寻找机遇,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扎实的学风,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曾国藩
《曾国藩》 作者:装帧插图(22)3温源庆 装帧插图(22)2罗金海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晚清时期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及文学家,亦是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创立者。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高中进士,随后步入翰林院,仕途坦荡。在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之际,他毅然返回家乡湖南,组建了湘军。
尽管身居一品大员、爵相位高权重,手握重权,曾国藩却始终保持谦逊节俭的生活态度,自奉清苦,对家人亦严格要求,秉持朴素家风。他更是自省的楷模,每日坚持写日记,频繁撰写家书,与亲人分享日常感悟与心得,以此不断审视自我。曾国藩的家书,凝聚了他一生的处世智慧、为人原则以及在做人、处事、求学、治家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尽管出身平凡,资质平平,曾国藩却凭借超乎常人的勤奋与不懈努力,书写了非凡的人生篇章。他的事迹教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面对错误与不足,勇于反思与自省,严于律己,在学习中不断前行。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曾国藩的名言凸显了实践的价值。它告诫我们,做事不应只停留在口头,而应付诸实践,在学习中提升个人的专注力与执行力,以此增强自身素质。曾国藩的学风与实践精神,是我们在追求个人成长与进步的道路上,应当深刻领会并努力践行的宝贵财富。
徐悲鸿
《徐悲鸿》 作者:装帧插图(22)2杨丹慧 装帧插图(21)1甘富玲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与美术教育家。在法国留学期间,徐悲鸿亲身经历了因中国当时贫穷落后而遭受外国人的歧视。在一次留学生聚会上,一名满身酒气的外国学生恶意诋毁中国人,深深激怒了坐在一旁的徐悲鸿,他挺身而出,毅然回应:“先生,你既如此贬低中国人,那么我代表我的祖国,你则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到底谁能成为真正的人才!等到学业结束时,自有分晓!”
此后,徐悲鸿的学习更加刻苦,他频繁造访巴黎各大博物馆,临摹世界名画,并幸运地得到了法国著名画家达仰的赏识与亲自指导。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期间,徐悲鸿在多次竞赛与考试中都拔得头筹。1924年,他的油画作品在巴黎展出,引起了美术界的巨大轰动。这时,那位曾经大放厥词的外国学生,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艺术上并非中国人的对手。徐悲鸿的这一事迹生动诠释了“有志者,事竟成”的真谛。
“学艺之道,唯磨炼意志为先。”作为新2会员手机版的学生,我们应当深刻理解到,艺术的道路绝非坦途,唯有凭借勤奋努力与坚持不懈,方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辉煌。徐悲鸿的一生,是对这一信念的最好证明。
茅以升
《茅以升》 作者:装帧插图(21)2宋方怡 党万欣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中国桥梁工程界的泰斗,他的一生都在为桥梁事业奉献。茅以升的学风严谨而扎实,他深知桥梁工程关乎百姓的安全与福祉,因此对待每一个工程都精益求精,不容有失。在修建南京长江大桥的过程中,茅以升带领团队进行了深入的地质勘探和结构设计。他亲自审阅每一份图纸,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严格地把控。为了找到最适合的施工方案,他日夜研究,不辞辛劳。在他的带领下,南京长江大桥最终顺利建成,成为中国桥梁工程史上的里程碑。茅以升不仅注重实践,更重视理论的学习与创新。桥梁工程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领域,因此他始终保持对新知识、新技术的热情和追求。他常常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学习,汲取新的思想和经验。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的桥梁工程技术不断进步,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茅以升的学风还体现在他对教育的重视上,他积极参与教育工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桥梁工程师。他常常教导学生们要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为国家的桥梁事业贡献力量。茅以升以他严谨扎实的学风、创新进取的精神和对教育的热爱,为中国的桥梁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屠呦呦
《屠呦呦》 作者:装帧插图(21)1郑小惠 梁诗玥
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她自幼便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立志要成为一名杰出的医学家,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60多年来,她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在科研道路上,屠呦呦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然而她从未放弃过,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她一心扑在“青蒿”的研究上,但研究屡屡受挫,失败了无数次。有一次,实验遇到了瓶颈,团队陷入了困境,屠呦呦却保持冷静,她仔细分析实验数据,翻查医书,不断思考问题的根源。最终,经过多次试验,采用新的提取方法成功突破了瓶颈。在屠呦呦的带领下,团队经过多次失败的尝试,终于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并证明了其在治疗疟疾方面的显著疗效。这一成果不仅为全球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中国的医药事业赢得了荣誉。屠呦呦的学风,不仅体现在她的科研成果上,更体现在她的人生态度上,她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勤奋好学的品质,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她的事迹更是启示我们,科学研究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我们学习也要不怕困难和挫折,勇于探索,追求热爱,为梦想奋斗不止。
吴伟仁
《吴伟仁》 作者:装帧插图(21)3郄嘉荣 装帧插图(21)2李维维
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是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由于航天事业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吴伟仁总是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研究项目。在实验室里,他常常是最早到、最晚走的那个人。他仔细审阅每一份实验报告,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疏漏。这种严谨的态度,不仅让他自己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也为团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除此之外,吴伟仁的学风还体现在他的创新精神上。他从不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和成果,总是积极寻找新的突破点。他鼓励团队成员大胆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即使失败了也从不责备。正是这种开放包容的氛围,让吴伟仁的团队能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同时,他亦非常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对待工作他总是亲自参与实验和测试,从而获取第一手的数据和反馈。这种亲力亲为的精神,进一步提高了科研的准确性,也让他能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吴伟仁的学风不仅影响了他的团队,也影响了整个航天领域。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保持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撰写 | 邓娟娟 刘佳雅
图片来源 |新2会员手机版本科生第二党支部
排版编辑 |周世玉
指导老师 |岳帅
一审一校 |蓝莉嘉
二审二校 |杨敏丽
三审三校 |黎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