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新闻】我院综合绘画系举办《真实·凝视·影像民族志》教学改革项目结题展
2022年11月28日上午,新2会员手机版综合绘画系实验艺术工作室2022年度《真实·凝视·影像民族志》教学改革项目结题展在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新2会员手机版二楼优空间展厅顺利展出。 本次展览作为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结题展,将2020级实验艺术全体同学的影像作业进行了集中展示,既是对实验艺术专业教学工作的阶段性梳理,也是对实验艺术专业学生影像作品专场展览的进一步延伸。展览现场,新2会员手机版领导和老师参观了学生们的作品并进行现场点评。
李福岩院长首先对同学们扎根田野进行纪实影像拍摄的学习成果表示肯定,并赞赏同学们对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和普通人生活的关注,他强调影像形式的创作要继续延续下去,在新2会员手机版的专业方向和展览模式上以及创作方式上增加了新的可能性。正如校园文化节等平台,包括老师们在社会层面上具有的平台都可以作为可利用的资源来让同学们进行驰骋和探索,去挖掘。他鼓励同学,只要深入基层深入关注,终将拍出优秀的作品。他认为影像是最能直接表达时代风貌的形式,他寄语同学们能在以后的创作中能拿出更有深度的片子,也要多参展,争取获得社会的认可。
李福岩院长进行点评
新2会员手机版党委书记苏敬杰也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了肯定。他说,在新2会员手机版以影像的方式展览是不多的,因此是格外有特点的方式。他也向现场师生了解创作的流程和逻辑,他强调,影像制作品要继续深入挖掘,并考虑受众观赏度和思考力,这也是作者是否能达到表达意图的参照。他对同学们的海报设计和总结非常赞赏,他认为善于总结是一种良好的能力。他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来鼓励同学们多发掘能动人、引领风尚的好作品,并祝福同学们能在校期间获得更多收获。
苏敬杰书记进行点评
新2会员手机版副院长潘丽萍老师也为同学们进行了精彩点评。她说,通过跟作者的交流,无论是通过什么视角,重要的是在拍片子的过程中对人性的启发。她认为相对于绘画来说,拍摄影片更加直接地面对拍摄对象和面对一种情景,以及在一段时间跟他人相处并长期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记录现象和文化,也记录了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在当下的创作者个人理解,这也是每一个学生的必经之路,这也会在以后的多形式多元素的创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体会和总结人性的启蒙。能真正读懂人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此次展览的意义所在。
潘丽萍副院长跟作者交流
全体师生合影
实验艺术工作室负责人杨昊旻老师、课程授课教师耿偲特老师、实验艺术任课教师仲跻峰、银柳娜老师也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鼓励同学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态度,争取在接下来的个人创作中更加扎实有效地进行新形式的创作。
展览现场精彩回顾
展览作品欣赏
《韦老头的生活》
作者:韦力自
指导老师:耿偲特
作品形式:影像作品
作品海报
作品阐述:
作品是阐述一位年长阿爷的晚年生活。在慢节奏的时空里,阿爷默默的与竹篮子相伴,没有过多的生活点彩,原原本本的展现出了农村生活。乡村枯燥乏味的日子衬托了现如今大城市的喧嚣繁华,进一步对比出不同阶段市场售卖方式的出入,机械化与手工技术的差异。
《环江毛南族花竹帽》
作者:樊雨辰、陆兆根
指导老师:耿偲特
作品阐述:
在如今,智能化大生产、流水线式的工作模式让工业化大生产的产品相比于传统工艺品缺少灵性和情感温度。在此次的课程拍摄实践里,我们很幸运地找到了毛南族花竹帽的传承人谭连新,她给我们展示了她编织花竹帽的过程和学徒经历。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富有工匠精神的传统文化传承人带给我们的震撼和独特的思想文化魅力。
《毛南傩》
作者:黄威铭
作品阐述:
作品记录了毛南傩面制作传承人谭建新制作面具详细地工序和步骤。毛南傩面具的形象丰富,常说有三十六神七十二像,面具的制作不仅需要了解文化历史,还需要有精湛的技艺去雕刻傩神的喜怒哀乐,把民间神话变成可视的造型。傩面具是毛南族文化的代表,是毛南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毛南族人们的民族信仰。此片以记载傩面具的制作工序,让毛南傩面文化得到些许保留。
《莫大叔的小酒坊》
作者:莫海敏
作品阐述:
作品是关于酿酒工艺的传承。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恰是圩日》
作者:韦锦慈
指导老师:耿偲特
作品海报
作品阐述:
我国南方地区,人们把按农历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圩日",人们到集市上交易、办事,就叫赶圩。如今中国已经实现了70%的城市化率,不到30%的乡县却还保留着赶圩的习俗。作品展示了在河池木论毛南族自治县,那边的人们还保留着赶圩的民风习俗,在当地每个月的二五八日都是当地的赶圩日。
《车间女工李阿姨》
作者:韦进凤
作品海报
作品阐述:
影片记录的是广西环江川山镇的一个扶贫车间和车间里面女工的日常生活状态。李阿姨是车间里的女工,影片通过记录李阿姨的日日常来反映这些女工和这个车间之间的关联。这个车间既是她们谋生的场所也是他们平常用来消磨时间的工具,车间里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阿姨,她们在家无聊没事做就回去车间上班打磨时间。
《乡村白富美》
作者:余美萍
作品海报
作品阐述:
作品讲述的是超市老板娘莫阿姨的一天。在与莫阿姨相处的一天中我发现了她身上的很多品质。在她的身上可以看到开朗、大方、热情。在这个小村庄里她开心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工作之余与朋友喝酒聊天,一起唱山歌。对于莫阿姨来说这就是她理想的生活。
《木论妙旅》
作者:张非昨
指导老师:耿偲特
作品海报
作品阐述:
《木论妙旅》影片通过跟随护林员的脚步,讲述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县的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摄到的珍贵自然影像,科普在途中看得到部分的国家保护级珍稀植物,展示自然环境和物种故事,感受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震撼,以及这些自然元素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让更多人了解木论自然保护区,感受大自然带来的风景之美,动植物之奇妙。
《山石之音》
作者:朱科霖
指导老师:耿偲特
作品海报
作品阐释:
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劳作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民歌。广西歌谣题材之广泛,涵盖了生活的各个领域。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伦理道德,甚至讲述本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传授知识、调解纠纷、判断是非等也都以歌代言。而今山歌落幕的进程越来越快。
《山歌之下》
作者:张倩倩
作品阐述:
作品是对普通中老年人的日常记录。“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很多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人口规模日益扩大,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近些年,也出现了大量空巢老人、失独老人……
那么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是多姿多彩还是平淡似水……
《步履不停》
作者:张思思
作品阐述:
作品围绕着在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工作的护林员韦师傅展开,记录了他的工作日程和一天的生活状态,通过采访,向我们介绍了保护区内的代表性植物以及他与妻子的日常,包括当地市集的热闹景象。
《巡山》
作者:周浩文
作品阐述: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西北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北与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共同构成了地球上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的、绝无仅有的、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作品记录了广西木伦自然保护区护林员韦师傅日常巡山的一天,十几公里的陡峭山路,5年来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只为守护好这片大自然赋予人类宝贵的财富。